通信原理虛擬實驗平臺總體結構
建設通信原理虛擬實驗室平臺的目標就是在結合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構造適合本校學生學習、運用及研究該課程的實驗環境。為了盡可能多的包括通信原理課程的實驗,該平臺設計了幾乎涵蓋了通信原理課程的所有重點理論內容。



程序主要包括前面板和方框圖程序兩部分。前者主要是模擬真實儀器的面板操作,可進行輸入數值設置、文本顯示等操作。方框圖程序主要是應用圖形編程語言進行編寫,類似于傳統程序(如C語言)的源代碼,可以傳送前面板輸入的命令參數到具體儀器,然后進行相應的操作。平臺的特點之一就是流程圖程序設計語言,這與傳統程序語言線性結構不同。下面以實驗平臺中模擬通信系統的非線性調制的仿真平臺為例進行敘述。頻率調制(FM)是一種載波頻率隨基帶信號的變化而改變的一種調制方式,是參考教材第五章第三節的內容。
更實用的角度進行介紹,應該考察載波頻率和FM偏移對于調制所得的FM信號產生的影響。
在這里需要對基帶頻率、載波頻率和FM偏移三個基本參數進行調整?;鶐ьl率可以調整信息信號的頻率。
實驗項目:
實驗一 數字基帶信號通信系統
實驗二 數字調制實驗(2ASK、2DPSK/2PSK、2FSK)
實驗三 模擬鎖相環與載波同步實驗
實驗四 數字解調實驗(2DPSK、2FSK)
實驗五 數字鎖相環與位同步實驗
實驗六 幀同步實驗
實驗七 時分復用數字基帶通信系統實驗
實驗八 時分復用2DPSK、2FSK通信系統實驗
實驗九 PCM編譯碼通信系統實驗
實驗十 ADPCM編譯碼通信系統實驗
實驗十一 AM調制與解調通信系統實驗
實驗十二 PAM調制與解調通信系統實驗
實驗十三 CVSD調制與解調通信系統實驗
實驗十四 漢明碼編譯碼實驗
實驗十五 躁聲信道與理想信道比較實驗
實驗十六 眼圖觀察試驗
實驗十七 話音信號多編碼通信系統實驗
此外,本實驗系統還可選配光收發模塊,電 話&串口時分復用系統,從而完成以下實驗:
實驗一 光纖通信:實驗電信號在光路傳輸,波長兩種可選:1330mm,1510mm,從而實現光纖通信這門課程的實驗。
實驗二 電 話語音實驗
實驗三 時分復用實驗
此外,本實驗系統還可外擴CDMA模塊,DSP通信原理模塊,完成實驗項目見附錄8。
系統特點:
1、系統實驗和單元實驗并重: 實驗系統采用模塊化結構,學生不僅可以完成單元實驗,而且可以在單元實驗的基礎上完成基帶通信系統實驗、2FSK、2DPSK頻帶通信系統實驗、模擬信號數字通信實驗;
2、各個實驗模塊中間觀測點較多:每種編譯碼及其他信號產生都有較多的中間觀測點,使學生從機理上明白信號產生的過程;每個模塊幾乎都有相應的可調電位器來調整信號在不同狀態下的情況,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可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
3、實驗擴展模塊的優越性:實驗模塊正面采用貼膜處理并且將相應模板電路原理圖印制在正面,并留有可調節的旋鈕和測試孔,反面是我們具體的電子器件,同時有透明塑料玻璃殼罩住,提高了設備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4、擴展性強:實驗箱上有擴展模塊接口,可擴展上面指出的各種模塊,并且可選配的模塊種類還在增加,這樣便可實驗許多擴展實驗,完全滿足用戶需求;
5、自帶開關電源:母板內自帶開關電源,具有短路保護和自動恢復功能。實驗箱提供+5V和±12V電源,實驗箱給擴展模板供電采用20芯的扁平電纜,連接簡單可靠,不會因連線錯誤而損壞設備,增強了產品的安全性;